关于做好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通知

( 来源:党委学生工作部 发布者:xsc 发布日期:2025年09月01日 )

各学院(书院):

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,也是引导新生实现角色转变、适应大学环境的基础性工程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科学规划大学生涯、快速完成角色转变,现将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通知如下:

一、指导思想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,围绕“五育并举、融合创新”核心理念,全面落实“时代新人铸魂工程”,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,以校规校纪教育为基础,以优良学风教育为重点,以水利精神、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为特色,通过系统化、常态化、特色化的教育活动,引导新生深刻理解大学使命,培育自主学习能力,强化责任担当意识,为培养有国际视野、有社会责任、有专门知识、有健康身心、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、复合型、应用型新时代大学生奠定坚实基础。

二、时间安排

采用“前置教育+集中教育+常态化教育”多元模式,构建全程覆盖、循序渐进的教育体系:

前置教育阶段:即日起至9月5日

集中教育阶段:9月6日——30日

常态化教育阶段:贯穿2025——2026学年,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分阶段、递进式教育活动。

三、教育对象

2025级全体本科生(含专升本)

四、教育形式

按照“迎新即教育、大学即起点”的工作思路,采用集中教育和分散教育相结合、全面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、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等方式进行,自前置入学教育开始,分阶段、分专题在大一学年持续推进。各学院(书院)要结合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,通过新生入学第一课、理论宣讲、专题报告、名师讲座、主题班会、实地参观、小组辅导、谈心谈话、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。

五、教育内容

(一)前置教育阶段(线上)

抓好新生录取与入学报到之间的“空档期”,利用网络平台延伸教育触角,帮助新生实现高中与大学的顺利衔接。

1.初识华水组织新生辅导员、朋辈辅导员建立班级钉钉群、QQ群或微信群,开展“云端见面会”,搭建与新生及家长的沟通平台;通过学校、学院(书院)官网官微开辟“迎新专栏”,介绍校史校情、院史院情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,帮助新生提前认识大学、转变角色。

2.安全教育运用典型案例开展网络安全、交通安全、防溺水、消防安全、防盗防诈骗、用电安全、饮食安全等教育,增强新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

3.特色活动各学院(书院)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需求,策划形式创新的线上迎新活动(如专业启蒙微课、学长学姐经验分享会、趣味破冰活动等),营造有温度的入学教育氛围。

(二)集中教育与常态化教育阶段

以新生报到为契机,强化融入教育与长期培养,重点推进以下内容:

1.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开展爱国主义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公民道德修养等主题教育活动。结合专业特色,将水利精神、科学家精神等行业精神融入思政教育,引导广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,增强社会责任感,树立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。

2.校史校情教育组织开展“知校·爱校·荣校”系列教育,通过观看学校形象宣传片、聆听校史专题报告,参观校史馆、水文化馆、图书馆,传唱校歌、与校友对话等方式,帮助新生了解学校办学历史、办学特色、办学理念、文化底蕴,感悟领会“勤奋、严谨、求实、创新”校训,帮助新生构建对学校办学传统、发展愿景和水文化特色的认知体系,强化身份认同与集体归属感。

3.专业认知教育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特色,构建“专家引领+校企联动+朋辈互助”三维教育体系。邀请学科领域专家、行业领军人才开展“专业导论”系列讲座;组织新生走进实验室、实习实践基地,通过“实验室开放日”“企业研学行”等活动直观感受科研设备与工程场景;邀请优秀在校生及毕业生与新生面对面交流,具象化展示不同年级学习重点、不同职业发展路径。实施“专业认知周”计划,由教研室主任牵头解读培养方案,班导师一对一指导制定学业目标及规划,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,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。建立“专业认知档案”,动态跟踪学生学习兴趣变化,通过“专业兴趣工作坊”“学科竞赛启蒙赛”等载体,引导新生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精准对接。

4.优良学风教育邀请历届考研成功及杰出校友分享学习经验,组织优秀博士团队和企业骨干开展学科前沿讲座,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,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,养成勤奋好学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。常态化开展学情分析、学业指导、先进案例示范推广、困难群体个性化帮扶、考风考纪与学业警示等活动,定期组织任课教师、班导师、辅导员、学生骨干联席会议,打造“教育管理—实效反馈”动态响应、协同调控模式,齐抓共管,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。

5.安全法治教育围绕生命、财产、消防、交通、食品卫生、国家安全、民族团结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开展专题教育,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应急知识,增强学生知法守法和安全防范意识。组织新生认真学习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手册》,严格落实宿舍消防安全管理、校园控烟制度等规定,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,教育新生了解、熟知并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,强化学生遵纪守法意识,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把外在约束内化为自觉行为。

6.资助政策与诚信教育。新生入学后要做到资助政策宣传到位、困难新生普查到位、帮扶关爱落实到位、非法校园贷等风险防范教育到位。积极宣传学校学生相关资助政策和“三位一体”资助育人体系;通过开展诚实守信专项教育和发展型资助活动,强化新生的感恩自强、诚实守信和责任担当意识;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念,不盲目攀比,不贪图享乐,不追求奢侈消费,弘扬艰苦奋斗、自强自立精神。

7.心理健康与适应性教育。做好心理健康教育: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,介绍常见心理问题自我调节方式方法,说明心理咨询求助方式,提高大学生心理救助意识,帮助学生调节生活及学习压力。强化适应性教育:开展宿舍人际关系与集体生活指导,组织“破冰”主题活动促进同学互助;介绍校园功能区分布、图书馆资源使用、教务系统操作等实用技能,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与服务流程;通过新生导航讲座、学长学姐经验分享会等形式,协助学生树立学业目标,掌握时间管理方法,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与能力提升。

8.国防素质教育和征兵政策宣传。通过开展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活动,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训练有素的生活习惯。宣传国家和学校对于应征入伍学生的相关政策,鼓励学生献身国防,参军报国。

六、工作要求

(一)高度重视,提前谋划。各学院(书院)要高度重视、加强领导,统筹兼顾、合理安排,打通“适应——融入——成长”的新生成长链条,做到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全覆盖。根据时间节点,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,确保新生入学部署到位、落实有力、特色鲜明、成效显著。

(二)以生为本,注重实效。各学院(书院)党政领导、班导师、辅导员和育人导师等要深入学生一线,通过查看档案、召开班会及家长恳谈会、走访宿舍、交流谈心等方式,对新生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,针对重点学生实施精准分类指导帮扶,确保新生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。

(三)加强宣传,营造氛围。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,利用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开展入学教育,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。各学院(书院)要边工作、边总结、边推广,及时将相关教育活动的工作亮点和特色做法发到华水桨声邮箱:3354790898@qq.com,党委学生工作部将择优推送到学校网站、学工部网站、华水桨声等宣传平台,加大宣传力度,巩固教育成果。



党委学生工作部

2025年9月1日

更新日期: 2025-09-01